2.知识产权有哪些刚性要求?I 类和 II 类区别在哪?
知识产权是核心准入指标,新规重质量轻数量特征显著:
I 类(高含金量):发明专利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,在评分中占比最高,1 项即可满足基础要求,但需与主营产品直接相关;
II 类:实用新型专利、软件著作权等,需每年5-6 项且不能 “凑数”,申报期外授权的可能评分归零,仅限使用一次;
3.科技人员如何界定才合规?临时招聘的算吗?
新规明确杜绝 “挂名凑数”,需同时满足 3 个条件:
① 岗位直接参与研发或技术创新(如算法开发、实验设计),行政、财务等非技术岗位明确排除;
② 当年在企业累计工作满 183 天,申报前 3 个月突击招聘的不被认可;
③ 需提供劳动合同、连续社保缴纳记录、工资发放银行流水三重佐证。例:某企业将退休返聘工程师列为科技人员,因未缴纳社保被剔除,导致占比不达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