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利申请

高企服务 高企项目申报 联系盛阳

2025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成果转化高分攻略

盛阳专利 2025-06-25 14:01:00

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高企认定“关键一环”,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想要稳拿高分?这些关键点必须吃透:成果如何高效转化?数量指标怎么算?评分标准藏了哪些加分密码?

 

 

 

01

 

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与形式

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企业为提高生产力水平,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成果进行后续试验、开发、应用、推广,直至形成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新材料或发展新产业的活动。

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形式:

1.自行投资实施转化:利用自有资金将技术成果商业化,形成新产品或新工艺。

2.合作转化: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。

3.技术转让或许可:向他人转让技术成果或许可他人使用技术成果。

4.作价投资:将科技成果作价投资、折算股份或出资比例。

02

 

评分标准与数量要求

高企认定 100 分评分体系中,科技成果转化占30分,是分值最高的单项指标之一。评分依据主要是企业近三年内科技成果转化的年平均数量。

科技成果转化得分

关键提示:

1.获 A 级高分需年均转化≥5 项(三年总数≥15 项,建议准备 16 项缓冲)。

2.考核“转化行为发生时间”(近三年内完成),非成果产生时间。

03

 

科技成果数量界定规则

在计算科技成果数量时,需遵循严格的规则,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数量被低估。

1.“多对一” 原则:多个成果转化成一个产品,按成果数量计算多次转化。

例: 3 项专利共同应用于一款新产品,可计为3项转化。

2.“一对多” 原则:同一成果转化为多个产品或服务(如不同型号),仅计为 1 项转化。

3.成果范围界定:专利、软著、产品检测方法、生产技术规范、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样品样机、经权威验证的阶段性成果(如测试报告)。

4.无效成果:技术诀窍、未备案的技术合同、缺乏知识产权支撑的成果。

04

 

证明材料要求

充足的证明材料是科技成果转化获得认可的关键,需同时提供成果来源证明和转化结果证明。

科技成果转化证明材料

 

材料准备技巧:

1.尚未产生销售的项目:可提供测试报告、用户试用报告、订单合同。

2.年末签订的项目:先用合同证明,次年补交发票。

05

 

常见失分点及应对策略

1.成果与转化逻辑关系不清

►失分表现:将产品开发后申请的专利作为成果(正确逻辑:研发→成果→转化)。

►应对策略:按时间顺序展示 “研发项目→成果产出→转化应用” 链条,强调因果逻辑。

2.证明材料不充分或单一

►失分表现:仅提供专利证书(缺乏转化结果证明)或仅有销售合同无发票。

►应对策略:每项转化需组合 “成果来源 + 转化结果” 证明,补足销售发票、检测报告等核心文件。

3.成果相似度过高

►失分表现:多个成果转化形式雷同(如 5 项软著功能类似,被合并计算)。

►应对策略:确保成果具有差异性,避免简单重复。

4.知识产权授权状态问题

►失分风险:

II类知识产权(实用新型、软著等)在提交时可以是未授权状态。

评审前获得授权则该项成果转化无争议。

若评审时仍在受理中,权利归属待定,专家可能核减成果数量。

►应对策略:

尽早提交II类知识产权申请,确保评审前获得授权。

若评审时仍处于受理中,需提供充分的研发过程证明材料。

优先布局发明专利(I类知识产权),可使用受理通知。

06

 

总结建议

1.时间规划:立即梳理 2022-2024 年转化成果,确保年均转化≥5 项(总数≥15 项)。

2.材料优化:每项转化按 “成果来源 + 转化结果” 组合证明,重点补充核心文件。

3.知识产权管理:优先布局I 类知识产权(发明专利),确保 II 类知识产权授权。

4.规则运用:通过 “多对一” 转化提升数量,避免同一成果重复计算。

分享到